1. 尊龙凯时

      1.   首页 绿化养护

        生态学原理在园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8-08 浏览:753
          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得到长足发展 ,但许多绿地形式单调 、功能单一 、维护投入大,而重景观、轻生态以及过分追求“一次成型”的状态也远未改变,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健康和服务功能 。海南园林、海南苗木
          虽然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变,森林进城、生态优先,生态园林得到普遍倡导 ,认识到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不仅取决绿化的覆盖面积(覆盖率)和占地面积(绿地率),而且取决于空间结构和绿地类型,以及构成绿地的生物群落类型。但生态优先 、生态原则往往成为一种虚化的概念性招牌 ,无法体现在绿地的工程实体中 。在规划方案的制订和设计的评审中凭经验和感觉,或是遵从首长意志,或是依靠某个知识理论已严重老化的老专家  。
          环城 、交通干道的绿带建设存在盲目攀比现象 ,但对其作用的认识非常模糊,一些工程规划不符合国情 。以人为本 、天人合一成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以人为本就是满足人的需要,但是人的 需要是多方面的,怎样去取舍 ?天和人怎样才能合一,或者接近合一 ?这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1.自然不属于人类 ,人类属于自然
          自然生态系统是与当地环境长期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产物,其结构复杂,稳定性高,具有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顶极群落是生态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海南园林 、海南苗木
          地球环境的演变产生了生物 ,生物又改变了地球环境 ,生物物体与其生存环境所构成了具有极其复杂相互作用的动态复合体——生态系统,每一种生物有其特有的环境资源利用方式和与其他生物间的生物关系,即生态位 。海南园林 、海南苗木
          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的种群 ,与其他生物一样 ,生存离不开与生物一起协同演化的自然环境,也就是说,人类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生命支持系统而生存,但自从人类有了文明和自己的生产之后 ,人类开始按自己的需要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 ,并且人类的活动水平及影响力不断加大,已对自然演进的过程及自然结构体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具有与地质要素相同的塑造自然结构与改变自然演进过程的能力。
          人类一方面依赖于自然生命支持系统,另一方面凭借自己的能力构建了与自然系统相隔离的庞大人工系统,越来越使自己变成生态位高度特化的生物。城市就是按照人类的意志和愿望,对自然系统进行强烈改造和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系统。
          城市是一种建筑物高度密集的人造实体 ,人口高度密集的社会实体 ,能流 、物流、信息高速交换的经济、科技 、文化实体 。但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建立在在自然系统本底基础上的,无论是整体意义上的城市,还是生物意义上的城市人群不可能离开区域或全球生态系统而独立生存。
          2.园林绿地系统是连接人工环境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桥梁
          吴良镛教授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这本著作中指出 ,人居环境地,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 ,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 ,是人类在大自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海南园林、海南苗木
          在空间上 ,人居环境又可以再分为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两大部分。城市作为人居环境的典型类型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生物物质、能量,离不开经过长期演化获得的大气环境、光热环境、水环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机制。但是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越来越向自然环境异化方向发展 ,人类的居室、办公楼受到人工控制的程度越来越大,城市的空间,甚至局部大气越来越多地被人造物所充塞 ,所建造的庇护所(Shelter)越来越特化,人们在四季有空调的建筑物内感到“舒适”,越来越依赖局部大气、温度、制造系统、交通运输系统,这种矛盾的二重性需要一个中介来进行调和 ,无论是环境还是心理都需要这种调和,能承担这种功能上和空间上的调和作用只有依靠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只有当园林绿地生态系统成为人居环境的主体部分和连接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桥梁,才能实现吴良镛先生所说的“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联合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海南园林、海南苗木
          3.生态学研究尺度与园林绿地之间的关系
          师法自然一直是我国园林的造园准则。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生态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开敞空间方法加入生态学理论,给城市规划注入新的血液,开始了城市生态绿化的研究和实践。
          城市生态绿化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基础上 ,运用生态的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带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它是顺应自然规律,利用修复技术,构建层次多 、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 ,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的可持续维持和发展。
          现今已对城市生态绿化(地)的研究主要有:海南园林、海南苗木
          1)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 。包括园林植物计算绿量回归模型的建立,园林植物以及人工群落的生态功能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释氧固碳、蒸热吸热、滞尘降尘、减菌、减污、抗污 、抗寒等)。
          2)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群的研究 。包括绿色量、园林绿地的功能量化、城市绿化环境评价与需求调查。
          3)城市森林绿地和环境质量的定量评价研究。海南园林、海南苗木
          4)城市生态绿地的效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海南园林、海南苗木
        转载 :互联网
        上一篇:花木养殖过程中的小妙招 下一篇: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八点不宜
        1. XML地图